
集团动态
蓝绍敏市长专题联调研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朱伶俐董事长参加座谈 | |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09 | |
11月1号,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 “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话,给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各地纷纷开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大讨论活动。 11月5日上午,蓝绍敏市长专题调研市工商联工作,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深入了解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朱伶俐董事长受邀参加座谈。
在听取市工商联工作汇报后,蓝绍敏市长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把信心和定力建立在鲜明的发展导向上、建立在南京难得的发展机遇上、建立在全市民营经济良好发展态势上,进一步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打造一流企业、创造一流成绩。 蓝市长强调,将进一步落实落细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加优良的生态环境。要最大限度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多措并举打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企业融资途径,积极营造公平发展环境、深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让企业家们安心干事、安心发展,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蓝市长还要求工商联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外引内联合作交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上下功夫求突破,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在座谈中,朱伶俐董事长指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民营企业打了一支强心针、吃了一颗定心丸。作为江苏省、南京市商会成员和千万民营企业家的一员,中业慧谷对于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有切身感受,尤其是融资、政策引导和海外产业落地三大难题尤为值得重视。 朱董谈到,民营企业发展中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成本高。作为江苏省最大的民营产业园区运营商,中业慧谷集团长期致力于城市产业园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在省内已打造了多个国家级、省级产业园区。产业园区运营、管理与园区企业息息相关,很多民营企业都普遍传递出“融资难、融资贵”的信息,这一定程度上让很多民营企业在本该扩张、壮大的时候不得不选择“原地踏步”。建议通过商协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嫁接合适融资渠道,真正解决企业生存、发展的生死点。朱董还介绍道,目前中业慧谷正积极与政府合作成立多个产业扶持基金,去真正帮助、解决园区内甚至是区域内民营企业“资金瓶颈”限制发展的困境。 在谈到信息不对称、政策落地难的问题时,朱董指出虽然针对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是有很多政策的,但很多民营企业并不知道。这种情况下,再好的政策都起不到作用!建议商协会更多的“接地气”,做好政策法规的解读工作,帮助民营企业充分了解、掌握、用好政策,推动各项惠企政策措施落到实处。针对这种问题,中业慧谷单独成立了政策研究中心,根据每个园区产业定位,收集相符合的产业政策,通过茶话会、座谈会、微信等多种形式帮助园区企业了解利好政策,并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 在谈到海外优质产业落地难问题时,朱董指出,国外企业对于中国民营经济的信赖度是很高,一些政府引进较难的产业项目,通过民营企业去对接往往很快能出成果,但是好的海外产业资源进来后落地却成了难题。比如,去年5月“一带一路峰会”上中瑞重点沟通项目“瑞士零能耗大厦”已确定由中业慧谷集团负责。虽然希望将该项目及产业链全部落地南京,但是找谁对接、政府执行层面由谁负责,都没有明确、有效的通道。希望商协会可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企业、商协会、政府职能部门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真正构建起“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朱董还提出成功的国际产业招商一定是政府和民营企业通力合作的结果,因为国外企业考虑更多的是知识产权的保护、落地后一站式服务配套,而民营企业在这些方面往往比政府更占优势、更让国外企业信赖。政府的角色、民营企业的执行,会让产业落地事半功倍。 最后,朱董总结到,希望能更好地发挥商协会力量,助力城市产业经济发展、城市民营经济发展。 |
|
上一条: 廿念不忘,心怀梦想再起航 ——中业慧谷集团总部“十年之约,再登紫金”团建活动圆满成功 | |
下一条: 中业慧谷集团与瑞士中心基金会签订“江苏瑞士大厦” 战略合作签约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