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布 中业慧谷淮安国家高新区软件园通过核定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02

近日,省科技厅公布了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核定名单。全省共345家单位通过核定,淮安国家高新区软件园顺利通过核定。

近年来,淮安市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重点抓好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相继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运营绩效评估标准、评估办法,会同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形成了民营企业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浓厚氛围。

江苏科企孵化器“迭代升级”再出发

全国第一批建设“孵化器”的省份、拥有全国最多的“国家级孵化器”,仅这两项指标就已经为江苏科技企业的孵化品质圈上令人骄傲的印记,更何况它的内涵还在不断深化: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逐渐成为“主力军”。不止于此,面对未来的新挑战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江苏主动作为,自我更新的步伐加快,以管理为导向,反促科技企业的孵化力再升级。

日前,省科技厅发布《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这是历年来江苏对孵化器标准最大力度的一次修订。省科技厅权威人士接受《科技周刊》独家采访表示,以“高质量”为导向,深度对接产业、强化专业服务、力求品牌化将成为孵化器发展“新方向”。历经30年,在服务江苏行业转型的同时,“孵化器”也将迎来自身发展的“迭代之路”。

“双创”助推,孵化器由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共建

早在1989年,江苏南京就诞生了全省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孵化器为江苏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江苏拥有全国最多的“国家级孵化器”:截至2018年,全省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达720家,国家级孵化器175家,国家级孵化器数量、面积及在孵企业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

无数创业者从全国各地赶赴这里找伯乐、找圈子;无数个“创新念头”在这里路演,也在这里迸发。

以高质量为导向,孵化器亟待再转型

对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作为推动‘双创’升级的重要载体,孵化器迫切需要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新形式新要求,实现迭代升级。尽管江苏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少孵化器仍然存在专业化服务能力不足、创业孵化载体品牌化程度不足等问题。

孵化场地面积由10000平方米降至5000平方米、在孵企业数量由20家增至30家且每千平方米不低于2家、累计毕业企业数量不少于10家……8月5日,省科技厅正式发布新修订《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对孵化器功能定位、认定条件及管理发展进行了修订,由注重规模向量质并举,引导孵化器提质增效是新办法的最大亮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孵化器也必将历经一场立足自身的“转型”。孵化器必须向专业化转型,发挥其在公共技术服务、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方面的优势,才能吸引大量新兴产业聚拢,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今后,要以孵化器为核心,向前后两端延伸,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高新区协同发展的态势,深度服务区域产业生态。

未来,孵化器不仅仅是科技服务的“聚合池”,还将成为区域创新要素的“强磁场”,它将为地方产业整合资源,培育更多的本土龙头企业,提升区域竞争力。

各种趋势表明,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新时期已经到来。要引导孵化器向专业化、生态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专业化的孵化器将相同的产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规模效应与聚集效应,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又有合作,这样既有利于各类信息与技术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充分交流,又有利于企业的优胜劣汰,实现良性竞争与资源的优化配置。

上一条: 《科技中国》副主编李浩访问淮安智慧谷
下一条: 徐州市贾汪区商务局局长吴红波、徐州工业园区招商局局长王春一行莅临镇江科技产业园参观考察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微信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